来源: 贵州信访日期:2020-11-10发布人:admin已浏览:206
近年来,毕节市纳雍县信访工作坚持以深化“人民满意信访”为落脚点,全力推行“三项治理”“三级调处”“三个融合”“三项机制”的“四个三”工作法,进一步转变办事态度,提升为民温度、拓展服务深度、提高化解力度,人民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满意率逐渐提升。
“三项治理”转变办事态度。为进一步转变党员干部的办事态度,提高服务群众效率,纳雍县着力抓好“三项治理”。一是狠抓重复信访治理,制定治理方案,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明确包案领导,组建化解专班,紧盯目标任务,并加大调度、督办、指导、协调力度,确保按要求高质量完成阶段化解目标任务,办实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二是狠抓信访基础业务错情治理,扎实推进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各乡镇(街道)及县直相关部门按照防止错情的要求及标准,认真审核信访事项在登记录入、转送交办、受理、办理、答复五个环节方面的内容,近期已实现了零错情目标;三是狠抓干部作风治理,针对党员干部可能存在的遇事“打太极”、接访“阴阳脸”、化解“慢腾腾”、调解“瞎表态”等不作为、奷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结合“防风险、守底线”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学深学透党章党规,认真开展专题研讨,全面整改检视问题,不断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转变了办事态度,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级调处”提升为民温度。健全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调处工作机制,落实调处场地,固定调处人员,明确调处职责,规范调处程序,重申调处态度,确保调处人员用心用情用力调处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在调处问题诉求过程中提升为民温度。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推行问题诉求调处重心下移,以村(社区)为接访单元成立问题诉求调处小组,事先对本村(社区)群众的问题诉求进行初次调处,确保在村(社区)级化解50%以上的矛盾纠纷;二是极力把乡镇(街道)打造成信访矛盾化解的“桥头堡”,对村(社区)级解决不了的问题诉求,组织调处人员再接访、再调查、再研判、再调处,确保化解总矛盾纠纷数量的30%以上;三是努力把县级打造成信访矛盾调处的“大本营”,对村(社区)、乡镇(街道)化解不了的信访矛盾,充分整合好县直有关部门的力量,统一实施一揽子受理、一条龙接访、一次性办理、一下子解决的调处模式,力争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难事不出县。
“三个融合”拓展服务深度。一是深化信访工作与脱贫攻坚高度融合,结对帮扶干部及村两委在开展好脱贫攻坚“两不愁”“3+1保障”大入户、大走访、大排查、大补短的过程中,全面捕捉收集可能影响脱贫攻坚工作推进的各项信息,深入分析各项信息背后的深层根源,尽可能发现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信访问题,并积极对信访问题耐心化解,扫清脱贫障碍、营造稳定环境;二是深化信访工作与新冠疫情防控紧密融合,结对帮扶干部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好用活十户联防机制,加大疫情防控知识、政策的宣传力度,在村组设置防疫疏导点,竭尽全力满足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需求,并积极化解疫情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避免了新冠疫情过后发生后遗症;三是深化信访工作与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有机融合,结合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根据党员特长合理设岗定责,党员到所住社区扎实开展民生服务,宣传脱贫攻坚政策28次,帮助治理环境卫生22次,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8件。
“三项机制”提高化解力度。一是完善多元闭环化解工作机制,推进县、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统筹融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资源力量,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方式解决信访矛盾;二是建立信访事项监督协作机制,按照检察机关、信访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原则,探索信访+检察模式,对民事检察监督、行政检察监督、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等范围内的信访事项进行移送、审批、办理、回访,实现检察监督与信访事项办理有效衔接;三是健全领导接访督办化解机制,落实副县级以上领导的接访督办化解责任,按照谁接访、谁督办化解的原则,明确接访领导对所有接访事项按时限研判督导化解,确保接访事项不延期、化解质量高。
冀ICP备17021791号-1  版板所有:廊坊为人民服务网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裕华路226号
联系电话 :0316-1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