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新闻要闻

新闻资讯
新闻要闻
工作动态
最新发布
《信访工作条例》解读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廊坊市信访局
2021年度全市信访系统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实况
疫情期间群众到廊坊市信访局信访相关注意事项
信访局长谈信访——霸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联席办主任、信访局局长张增辉

北京地铁进河北 多城生活“同城化”

来源: 河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日期:2022-12-25发布人:admin已浏览:126

  □记者 许艳艳

  6∶30、5∶30、4∶30,家住河北燕郊的徐霞把叫醒闹钟设定得越来越早。

  如果早晨6点半起床,乘坐7点10分的公交,抵达终点站后再换乘地铁到单位。在公铁无缝衔接的情况下,全程需要一个半小时。但受道路拥堵等因素影响,徐霞的通勤时间已无法精确计算,不想迟到,她就得把起床时间提早、再提早。

  这是数十万燕郊进京通勤族的一个缩影。

  好在,一条轨道线路全线获批的好消息传来,让徐霞们的通勤路更加通畅 ——日前,北京地铁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省发改委审批,至此,平谷线全线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这也是北京首条跨省轨道交通线路,途经朝阳区、通州区、河北三河、平谷区,在三河设置燕郊站等5个站点,预计2025年年底建成通车,到那时,从燕郊到北京中心城区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不仅如此,前不久,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进入开通前运行试验阶段,迎来开通倒计时。其中,京唐城际铁路途经燕郊站、大厂站、香河站,开通后可有效缓解北京东部通勤压力。

  “轨道上的京津冀”,渐行渐近,正深切改变着生活于此的人。

  未来,徐霞的叫醒闹钟可以设置得稍晚一些了,不管是乘高铁还是乘地铁,都可以7点起床,洗漱、收拾、出门,全程一个小时就能抵达单位。这与居住在北京城的同事相比,不相上下。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8年来,交通一体化成为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截至今年8月底,京津冀三省市铁路营业里程达10848公里,其中高铁2369公里,实现铁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全覆盖,高铁覆盖京津冀所有地级市。

  到2027年,河北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将取得新成效,“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建成,省会直达各市,京津雄及环京津1小时交通圈更加便捷。

  轨道通达的背后,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加速流通周转,更是医疗、教育、务工、商贸、旅游等各种生活工作场景的共享流动。在京津居住,到张家口滑雪、秦皇岛度假、雄安工作,享用承德的有机农产品……“多城记”将取代“双城记”,成为更日常的存在。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瞄准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生活在京津冀的人们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下,立足本地产业优势,精准对接京津需求的河北各地无疑会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

  “轨道上的京津冀”,连通你我,连接美好生活。

冀ICP备17021791号-1  版板所有:廊坊为人民服务网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裕华路226号
联系电话 :0316-1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