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县:把群众工作站打造成民生第一站维稳第一线
来源: 本站日期:2015-11-05发布人:已浏览:6681
高阳县地处华北平原,位于保定市东南部,距京、津、石各为150公里、180公里、150公里。北靠华北明珠白洋淀与安新交界,西与清苑毗邻,南与蠡县、肃宁接壤,东与河间、任丘相接。下辖4个镇、5个乡,共有181个群众工作站。 2008年群众工作站工作开展以来,高阳县委始终坚持把群众工作站工作作为转变干部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载体,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作为维稳“第一线”、民生“第一站”,强化人员选派,狠抓日常管理,推进制度创新,严格督导检查,为基层群众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强基础,抓重点,坚持“四个到位”。一是人员选派到位。为增强群众工作站为民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安排93名县直部门“一把手”全部到村担任站长。同时,每个工作站至少配备1名乡镇干部,协调工作站与乡镇、村的关系,保证工作站顺利开展工作。二是对口分包到位。根据全县170个村、11个社区的现状,按照涉及农部门包农业大村,涉企部门包致富专业村,财经部门包贫困村,政法部门包乱村,党群部门包弱村的原则,合理调配工作队员,使群众工作站发挥最大作用。今年,按照全省干部下基层帮扶村结对安排,根据县委、政府确定的2012年十项民心工程任务要求及责任分工,对交通、水利、住建、教育、卫生等民生部门的站长进行调整,按照承担事项确定分包村,增强为民服务的针对性。三是素质培训到位。完善县、乡两级培训机制,加大对工作站队员的培训力度。县群工办每季度邀请县农工委、信访局结合工作站的职责,对全县工作队员及村支部书记,就基层民主建设、如何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农村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当前农村土地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涉及群众工作急需使用的知识进行专题培训;各乡镇在每月例会,结合各自实际,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对所辖工作站人员,在新农村政策、“两委”换届、农业技术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乡镇总站每月利用周五例会时间定期培训,提高了队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定期组织全县181个群众工作站开展互比互看学习交流活动,看好的、比差的,取长补短。四是阵地建设到位。统一规范阵地建设,各村(社区)群众工作站全部做到“八有”:有整洁的办公环境,有方便接待群众的办公室,有醒目的门牌标识,有统一的公示牌,有工作流程图,有必要的办公设备,有服务信箱,有联系电话。 二、精管理,求规范,健全“三项制度”。一是完善“逢五闭会”制度。为保证工作站队员能够在工作站日及时上站开展工作,高阳县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群众工作站工作力度的通知》,明确要求除省、市要求和特殊紧急情况确需召开的会议外,在群众工作站工作日,一般不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召开全县大会。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在安排会议和重要工作时,一律避开群众工作站工作日,以保证队员的上站时间。二是实行“双承诺”制度。每年年初,各群众工作站深入调研,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结合所在村发展实际,在职责范围内分别向县委、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工作目标和进度安排,并签订责任书接受群众监督。年底由乡镇党委组织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对每位工作人员承诺落实及兑现情况进行评议,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一章、一书、一纸、一卡”和“两进”制度。“一章”:为群众工作站统一刻制了公章;“一书”:制作《信访事项授权代理委托书》、《信访代理事项介绍函》、和《信访代理事项答复意见书》;“一纸”:把工作站的职责、服务范围、办公时间等内容,制成老百姓通俗易懂的“明白纸”;“一卡”:把工作站站长、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手机号码,上站日期、工作职能,印制“小名片”,做成工作站和老百姓之间的“连心卡”;“两进”:每个工作日,所有县级干部深入到所包乡镇指导群众工作站工作,乡镇科级干部到所包村(社区)指导群众工作站工作。 三、严督查,促落实,实施“三级督导”。一是县级领导督导。高阳县群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县委书记崔立新,县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张大鹏,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魏文德经常深入乡村指导和检查群众工作站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开展好的工作人员,要求县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总结经验,在全县进行推广交流;对不按要求到村开展工作的人员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改正。二是县群工办督导。县群工办联合县委政府督查室成立3个督导组,专门负责群众工作站工作的督导检查,在每个工作日对各乡镇工作站建设情况、人员到位情况、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督导检查,对开展工作不力的工作人员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对推诿扯皮、履职不到位、处理问题不当激化矛盾的,进行批评教育,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相关责任。同时,组织电视台、高阳之声记者采取不间断督查、不定期暗访、随机巡查等方式,加大督查密度和力度。并在有关会议上进行播放,对问题突出的实行当场调度、现场办公。三是乡镇总站督导。各乡镇党委也成立群众工作督导组,定期对本乡镇各村(社区)的群众工作站人员到位和工作开展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县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确保了群众工作站作用的发挥,推动了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实举措,见成效,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农村稳定进一步加强。广大队员围绕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把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地解决在基层,化解于萌芽状态。对基层不能解决的问题,积极引导群众有序上访或代理群众向有关部门反映,较大程度上减少了“越级访”、“无理访”等非正常访的发生。建站以来,走访群众基本达到了全覆盖,排查调处矛盾隐患820余起,代理群众信访90余件,帮扶困难家庭1240余户,提供义诊21280余人次,办实事好事611件,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二是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工作队员充分发挥人脉广、信息灵的优势,帮助拓宽就业门路,创造培训条件,传授科技知识等,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产技能和收入水平。截至目前,共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1000余条,协调用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资金800余万元,修建硬化道路280千米,打井210余眼。三是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开展中,广大干部变坐等服务为主动服务,变进站服务为上门服务,变在站时间服务为随时服务,广大工作队员通过深入走访群众,与群众交朋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增进了感情,密切干群关系,自身素质也得到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