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新闻要闻

新闻资讯
新闻要闻
工作动态
最新发布
《信访工作条例》解读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廊坊市信访局
2021年度全市信访系统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实况
疫情期间群众到廊坊市信访局信访相关注意事项
信访局长谈信访——霸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联席办主任、信访局局长张增辉

新春走基层|盘活闲置农房发展特色种植:车间开出“致富花”

来源: 河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日期:2024-02-16发布人:admin已浏览:24

河北盐山盘活闲置农房发展特色种植
车间开出“致富花”
拿起一个个菌棒,稍稍调整位置,然后又轻轻放下……正月初六,河北盐山县千童镇杨庄村一处农房内,57岁的白晓侠一早就忙碌了起来,“晚几天你再来,就能看到我这屋里开满‘致富花’,那会儿更好看!”
白晓侠口中的“致富花”是一朵朵鲜银耳。为了带动群众增收,近年来,盐山县瞄准闲置农房资源,引进银耳工厂化种植项目,通过把闲置农房改造成家庭智能车间,发展银耳特色种植产业。
将南方的银耳“搬”到北方,并不是件容易事。2020年,盐山县向福建农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家院校寻求农业科技合作,联系当地龙头农企,在全县选了9户农户开展实验种植。“突破设备、种植工艺等技术难关后,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北方家庭种植银耳的模式。”盐山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张铁球说。
控温、加湿等设备自动运行,技术人员定期巡护,改造后的农房成了智能车间。在一茬菌棒的生长周期内,白晓侠只需在上棒、菌棒开口、移位调整、采收这4个环节多上心。干的活没以前多,收入却没减少,“去掉水电成本,头一年我就挣了3万多元。”第二年,白晓侠把自己剩下的闲置房也腾出来种银耳。
2022年,依托村企共建,杨庄村建设银耳种植基地,建成投用9个大型车间。趁着自家家庭车间管理的空当,白晓侠又去种植基地打了份工,“都是一样的活儿,咱有经验。去年一年,我自家种的银耳挣了将近8万元,在基地打工又收入4万元。”忙完手中的活儿,白晓侠算起收入账。
张铁球介绍,迄今为止,盐山县依托村企共建方式建成智能种植车间220个,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改造家庭智能车间261个,已吸引200多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000余名群众加入银耳种植产业。
“今年我们将继续完善政策,盘活更多闲置农房,争取到年底改造完成家庭智能车间500个左右,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张铁球说。(本报记者 邵玉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6日 第 01 版)

冀ICP备17021791号-1  版板所有:廊坊为人民服务网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裕华路226号
联系电话 :0316-1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