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新闻要闻

新闻资讯
新闻要闻
工作动态
最新发布
《信访工作条例》解读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廊坊市信访局
2021年度全市信访系统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实况
疫情期间群众到廊坊市信访局信访相关注意事项
信访局长谈信访——霸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联席办主任、信访局局长张增辉

廊坊检察:深耕未检品牌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来源: 廊坊市人民政府门户网日期:2023-11-27发布人:admin已浏览:31

       全市163名检察官在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实现检察长担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1至9月共决定不批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85人,不起诉35人,共对65名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共向符合困境救助条件的23名未成年人发放救助金25万余元;截至目前,全市“爱佑未”宣讲团共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宣讲活动80余次,覆盖受众超过3万人……

       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聚焦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难点、痛点和热点问题,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推动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相融与共、协同发力,依托“四个一”(即一个团队、一个机制、一个平台、一个抓手)着力打造“爱佑未”未检品牌,全方位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组建专业化未成年人检察团队提升保护质效,廊坊检察机关结合工作需求,聘任教育局、司法局、民政局等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骨干人才为特邀检察官助理,引入社工组织、心理咨询师团队等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期盼和需求;构建两级检察机关一体联动、未检干警人人参与的普法宣传团队,全市163名检察官在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实现检察长担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建立“爱佑未”法治宣讲人才库,优选18名干警组建法治宣讲人才库,用心用情开展好未成年人普法宣传。

       廊坊检察机关立足综合履职,构建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一体化高效运作机制,促进各领域、全流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推动形成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大格局。深挖案件线索,加大涉未民事行政公益检察办案力度,深化未成年人保护诉源治理,今年以来共办理涉未民事支持起诉及公益诉讼案件62件,相较去年办案数量大幅提升;积极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每案必查”,联合卫健部门会签文件,建立协作配合机制,对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主体进行严肃追责;开展“助障扶残,检爱同行”专项活动,保护残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未检工作始终以帮助涉案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为基本任务。廊坊检察机关积极发挥未检工作品牌效应,持续加强与社会各界协作配合,探索构建各类保护平台、织密保护网络,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全市11个基层检察院均与团委共同挂牌成立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与社工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实现“专业化办案”+“社会化服务”。

       依托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建设,检察机关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联合妇联、民政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宣传工作,“线上+线下”联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家庭教育指导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支持,引导家长正确开展家庭教育,提高监护管教能力。开展未成年人观护基地项目,通过心理辅导、行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等专业帮教服务,为罪错未成年人搭建帮教教育、跟踪考察和不良行为矫正的社会平台,提高未成年人社会矫正效果。

       以法治宣传常态化为抓手弘扬保护理念,“爱佑未”宣讲团密切联系各群团组织及职能部门,广泛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法治宣传宣讲活动。同时,开展“菜单式”法治教育,加强法治教育课程研发工作,围绕预防校园欺凌、性侵害、网络保护等主题,贴合未成年人的兴趣,制作主题宣传片、精品课程和微视频、微动漫,利用“线上+线下”的普法模式进行法治宣讲,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生动传播法律知识,打造有思想、有态度、有品质的廊坊未检系列法治宣传产品。

冀ICP备17021791号-1  版板所有:廊坊为人民服务网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裕华路226号
联系电话 :0316-12343